1.02.2009

[Design]EAMES單椅的製作過程





把看設計師家具當成興趣好久了,甚至也想過要來收藏一些,

不過摸摸自己的荷包,大概也知道深度差太多了XD

可能先從一些便宜又經典的款式來開始買起,

尤其是Eames夫妻設計的入門經典款單椅...


剛好前幾天在找設計椅的資料看到下面這段影片,應該是挺珍貴的片段,

將Eames夫妻設計的椅子量產過程拍成一段九分鐘的短片,

可以看到從一開始的設計圖面到最後包裝的全程,

配上詭異(?!)的音樂,還滿適合自己一個人靜靜欣賞.


Eames單椅製作影片


期待Eames單椅入手囉XD



Eames家具官方網站

9.08.2008

[Design]轉眼快十年了







上面這動畫是Andy大學最後一年(1999年)在學校時作的,

算算也九年前的東西了耶...

回想那時其實我們系是全台灣滿早開始推數位建築教學的先驅,

我們第一屆的展覽也算是相當成功並且引起話題,

不過九年後的現在這系已經消失了!

雖說數位建築還是相當流行(或說才正起飛),

可是系上卻因為走向不明(個人觀感)而一直搖擺不定,

最後就直接被裁撤掉了,

我們第一屆的同學們,相信都是有點無奈的...



現在看看,九年前作的東西還滿有樣子的嘛~(驕傲)

買Doppelganger FD20小摺囉!


這篇其實小lag了...
大概在兩週之前,因為一點衝動入手了doppelganger FD20這輛小摺,
在這之前,一天到晚逛網路看各品牌單車的介紹跟討論實在佔去我太多時間,
後來發現熱門的單車真的不是去店裡跟老闆說:這台包起來!就可以買得到的。
加上熱門款或是稍微有點等級的,幾乎都不是一萬以內可以搞定。

衡量過自己只是偶而騎騎河濱車道,不可能跟人家去來個半個月環島這種年輕人的活動,
最後再加入易攜性的前提,這台無論價位或是造型(我就是騷包啦!)都符合我需求的車子,
當然成為我的首選。

最後運氣很好的在網路上找到一位剛好要為他女王升級的朋友,
就這樣入手第一輛小摺。

先貼上面這張宣傳照給大家認識一下,
之後有時間再來好好拍一下我車子本尊囉~

6.15.2008

[分享]Archilab: 建築實驗室




接續六月份結束的伊東豐雄「衍生的秩序」展之後,北美館從6/14開始又展開新的建築展期,這次是「Archilab: 建築實驗室」展,主要由法國中央地區當代藝術基金會提1950-1990年代的前衛實驗性建築作品手稿及模型,Andy應該會趕快找時間去看展,畢竟這些大師(Peter Cook、Frank Gehry、Zaha Hadid…)的手稿不是這麼容易見到的呢。

有興趣的談友看看要不要一起去呢?

5.21.2008

台灣大地的記憶,921地震教育園區

最近幾天全都是有關四川地震的消息,連緬甸風災跟520要換總統的新聞都被壓到新聞的後面時段去,弄得我連新聞、報紙都不想看了,畢竟每天吸收這些令人難過的消息,還是會對心理造成一些影響。
想想幾年前台灣發生921地震時,自己正在新訓中心數饅頭,也因為在軍中消息比較不暢通,導致我對那次地震的印象有點模糊,只記得金六結好幾天沒水洗澡,下部隊之後一堆人因為家裏受災可以提前退伍。
五月初趁著自己放的連續假期,跟一大群人在一趟清境的行程,硬是加入了南投的921地震園區這個「感性」的景點,一方面是看看這個以前設計指導老師做的案子,也希望可以緬懷一下這段台灣歷史上的重要記憶。

如果大家有機會到這個園區,我覺得大概有幾個重點請一定要留意,也是設計建築師當初很重要的設計概念。

縫合
地震教育園區裡面最醒目的應該是園區裡的弧形建築,這棟由混凝土預鑄量體、玻璃、鋼纜以及薄膜構成的建築,概念是來自於縫合地震傷口的想法,建築物的組成像是針和線一樣穿過飽受地震摧殘的校園,也因為整個不規則量體的設計,在整個展示館觀展的過程,可以很全面的看到整個地震受災最嚴重的校區操場。
DSC_1107



保存
當初在初期規劃時,這個園區就被定調為一個留存震災記憶的場域,因此在設計上建築師很直接的將一些被地震破壞的教室保留下來,當然還包括被斷層擠壓隆起的操場跑道。已經損毀建築物,建築師以壓克力作為補強結構,不但確保安全並且兼顧整體展示的美觀,可以說相當尊重因地震傾倒的這些建築。
DSC_1126

紀念
整個地震園區的建築群體,幾乎是按照整個原有校園的感覺來配置,而這種延續原有建築物或是場域紋理的設計方式,也一直出現在其他新建的建築物裡面;原有跑道的PU材質及顏色,持續沿用變成了戶外的草毯跟室內的Epoxy地坪、或是保存原有的校園植物,都可以看出建築師為了將地震歷史與受災校園的連結保留下來的用心。
DSC_1185

教育
在園區裡面的各個館中,包含地震相關的常識、921地震的影像紀錄或是現代建築裡與地震相關的各種技術說明,而展示方式也都相當的具創意,不是千篇一律的放照片或是影片,對於經歷過地震災害的台灣人而言,可以很直接的理解,而對於沒有經驗的人們,這些展台互動式的展示也能夠直接了解地震的相關常識。

DSC_1110


更多相片:
http://flickr.com/photos/andyincube/sets/72157605175409016/

3.16.2008

[設計]伊東豐雄--衍生的秩序專題演講

伊東豐雄--衍生的秩序專題演講
昨晚挺著重感冒的身體,到北美館聽伊東豐雄的演講並且看了「一半」的展覽。
其實在這昨晚之前,個人對伊東的了解不多,表參道TOD'S跟台中歌劇院大概是對他的大部分印象了,不過這次的演講又加強了對他個人跟作品的了解,並且想再更進一步研究他的建築手法。

整個過程,伊東先生從【建築是創造秩序的行為】這句話開始,經由時代的變遷與建築的創作手法來說明他的建築理念。由一張公園裡人們以布幔圍塑出空間來賞櫻花的手繪稿,當成他建築理念的原點相當貼切,然後以桂離宮、Villa Savoye以及Mies Van de Rohe的幾何學創作手法,來陳述他對於時代、建築、秩序這些主題個人觀點,然後以這為前提進入他自己的設計觀念,不可否認相當具有說服力。加上他用之後的幾件作品介紹來強化,更是讓人不得不佩服他在建築概念落實上的努力。

說實話,聽完昨天伊東先生的演講,有一點很深的感受是,現在很多建築師或是設計人,要不是乾脆承認自己就是要作很炫的造型或是全然個人風格的設計,再不就是在設計完成後說一些故事來加強作品的概念原創性,不過多數時間,我們可以很容易看得出這些說法,大多屬於自圓其說,真正從概念出發,並且能夠延續到最後的還是少數。

原創性這件事情,在建築設計這個領域裡面,想要玩的建築人,不是在競圖中屢戰屢敗,在拿到競圖第二名之後想著,「你們這些人懂什麼啊?」就是像伊東或是Zaha Hadid經過幾年作品集裡面放滿了沒得獎作品,然後撐過去之後作一個大案子變成世界矚目的焦點,真的是沒有第三種了!

但是我們必須承認,真正能夠長久獲得眾人眼光關注的,一定是能夠長久撐下來的這少數幾位。
而且會被我們稱作「大師」。

昨天因為演講開始,所以只把展覽看了一半,之後必須再找個時間到美術館好好看完這次的展覽。

展覽資訊請見:

http://www.tfam.museum/03_Exhibitions/Default.aspx?PKID=252

伊東豐雄建築事務所網站:
http://www.toyo-ito.com/

Wiki伊東豐雄介紹

http://en.wikipedia.org/wiki/Toyo_Ito


後話:演講會場一度看到「劉育東建築師」的身影,還好他沒給我來一下安藤演講會一樣的商業演說。要不我一定調頭走人。另外看到邱文傑老師就真的相當開心,他應該就是前面說的撐過來的那些人:)。

4.06.2007

辦公空間雜談

一直以來作了好幾個辦公室的案子,
也常常想像自己工作空間的的氛圍...
直到最近一個朋友的辦公室要搬家(其實也只是2F-->3F),
才開始考慮把他原先的空間租下來,讓我們的辦公室變成一整棟設計基地。

但這才是煩惱的開始...以前想得簡單,工作室不過就是把房租每個月乖乖的繳清,
一開始作一些簡單的整理、燈光弄弄、家具購齊、人乖乖準時的進去工作,不就外乎這些嗎?

沒想到能夠被工作夥伴的理念、現實的收支問題、工作地點的遠近這些鳥事情一次打敗!!

看來我的設計工作室還是得等等...乖乖的在家收心畫圖吧!!

1.22.2007

Museum of Tomorrow--theFLOWmarket

明日博物館,標榜著新的美術館的概念.
利用市中心的一處廢棄倉庫,展開24小時不間斷的城市.空間.生活小革命

第一個展覽--theFLOWmarket





在這裡的毎一件商品,消費的都是一種新的認同概念,
你可以買一個空的維他命空罐,指為了提醒自己偶而逃離一下循規蹈矩的生活,
或是送給你朋友一個空的利樂包,裡面裝著你給他的新鮮空氣.
當然,我們都知道,販賣這些觀念沒有辦法一下子解救我們已經瀕臨絕望的人際關係.地球環境或是家庭價值觀,
不過,相信這樣的生活概念,可以慢慢帶給我們一絲絲的反省.

明日博物館網址
http://www.museum-of-tomorrow.com/